Go语言中字符串拼接的不同方式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对代码中多行的字符串进行拼接。

  • 直接使用运算符
  • str := "Beginning of the string " +
    "second part of the string"
    

    由于编译器行尾自动补全分号的缘故,加号 + 必须放在第一行。
    拼接的简写形式 += 也可以用于字符串:

    s := "hel" + "lo, "
    s += "world!"
    fmt.Println(s) // 输出 “hello, world!”
    

    里面的字符串都是不可变的,每次运算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所以会产生很多临时的无用的字符串,不仅没有用,还会给 gc 带来额外的负担,所以性能比较差。

  • fmt.Sprintf()
  • fmt.Sprintf("%d:%s", 2018, "年")
    

    内部使用 []byte 实现,不像直接运算符这种会产生很多临时的字符串,但是内部的逻辑比较复杂,有很多额外的判断,还用到了 interface,所以性能一般。

  • strings.Join()
  • strings.Join([]string{"hello", "world"}, ", ")
    

    Join会先根据字符串数组的内容,计算出一个拼接之后的长度,然后申请对应大小的内存,一个一个字符串填入,在已有一个数组的情况下,这种效率会很高,但是本来没有,去构造这个数据的代价也不小。

  • bytes.Buffer
  • var buffer bytes.Buffer
    buffer.WriteString("hello")
    buffer.WriteString(", ")
    buffer.WriteString("world")
    fmt.Print(buffer.String())
    

    这个比较理想,可以当成可变字符使用,对内存的增长也有优化,如果能预估字符串的长度,还可以用 buffer.Grow() 接口来设置 capacity。

  • strings.Builder
  • var b1 strings.Builder
    b1.WriteString("ABC")
    b1.WriteString("DEF")
    fmt.Print(b1.String())
    

    strings.Builder 内部通过 slice 来保存和管理内容。slice 内部则是通过一个指针指向实际保存内容的数组。strings.Builder 同样也提供了 Grow() 来支持预定义容量。当我们可以预定义我们需要使用的容量时,strings.Builder 就能避免扩容而创建新的 slice 了。strings.Builder是非线程安全,性能上和 bytes.Buffer 相差无几。

    物联沃分享整理
    物联沃-IOTWORD物联网 » Go语言中字符串拼接的不同方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