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STM32 JTAG 模式与 SWD 模式的区别
在调试和编程 STM32 微控制器时,使用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模式和 SWD(Serial Wire Debug)模式是两种常见的方法。它们在接口需求、调试能力、引脚数量、通信速度等方面各有特点。我们一般采用的的下载器如ST-LINK,两种模式均可使用,下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区别。
1. 接口和引脚需求
JTAG 模式
SWD 模式
2. 连接和布线
JTAG 模式:需要 5-6 根信号线,连接较复杂,占用更多的 PCB 布线资源。适合开发阶段复杂的调试需求,适用于原型开发和调试阶段。
SWD 模式:只需要 2 根信号线,连接更简单,占用较少的 PCB 布线资源。适合在空间受限的应用中使用,适用于生产环境和简单的调试需求。
3. 调试和编程速度
JTAG 模式:通常提供较高的调试和编程速度,适合大容量数据传输和复杂的调试操作。JTAG 接口的带宽较大,适合需要高效通信和实时数据监控的应用。
SWD 模式:由于是串行接口,速度可能比 JTAG 略慢,但在许多应用中速度足够,现代 SWD 实现已经优化到接近 JTAG 的速度,满足大多数调试和编程需求。
4. 复杂性和成本
JTAG 模式:由于需要更多的引脚和信号线,电路板设计更复杂,调试器的成本也可能更高。适合需要复杂调试功能的开发阶段和原型设计。
SWD 模式:由于引脚和信号线较少,电路设计更简单,调试器的成本较低。适合批量生产和成本敏感的应用场景。
5. 功能支持
6. 应用场景
JTAG 模常用于开发阶段和复杂系统调试,适合需要全面调试功能的应用场景,如多核处理器、复杂板级调试等。在开发原型时,JTAG 提供了详细的调试信息和全面的功能支持。 SWD 常用于生产环境和空间受限的应用场景,适合简化调试和程序烧录的需求,如微控制器应用、小型嵌入式设备等。SWD 在小型设备和大规模生产中尤为适用。
本项专栏致力于单片机开发常见知识,期待您的后续关注!还请诸君多多点赞!
作者:给生活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