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汽车防盗报警系统设计研究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Keywords:SCMPyroelectricDopplereffectVibrationWireless AlarmRemotecontrol 2
第一章 绪论 4
1.1 汽车防盗报警器的开展趋势 4
1.2汽车防盗报警器的设计要求 5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6
2.1 各检测模块电路方案确实定 6
2.1.1 人接近汽车检测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 6
2.1.2 车身冲击振动检测传感器—压电瓷传感器 7
2.1.3 车门开启检测传感器—干簧管 7
2.1.4 接近驾驶座检测传感器—多普勒效应传感器 7
2.2 电路总体设计方案确实定 8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9
3.1 报警检测电路的设计 9
3.1.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电路的设计 9
3.1.2干簧管车门开启检测电路的设计 14
3.1.3压电瓷振动检测电路的设计 15
LM393作为专用比拟器集成电路,其输出为集电极开路输出,两个比拟器的输出可直接并联,共用外接电阻,它可以双电源供电,也可以单电源供电。该比拟器的电源电压是2~36V或,输出电流大,可直接驱动TTL和LED。类似型号是LM219,四电压比拟器LM319。LM139、LM239和LM339与LM119的功能根本一样。LM393的符号见图3-6。其中11脚为正电源,6脚为电源地,3脚为比拟器1的地线,8脚为比拟器2的地线。 15
3.1.4 多普勒接近座位检测电路的设计 16
3.2 无线发射和接收电路的设计 17
3.2.1 编码芯片HS2262 17
3.2.2 解码芯片HS2272 19
3.2.3 射频发射-接收模块 22
3.2.4 无线发射-接收电路图的设计 25
3.3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0
1、AT89S52概述 30
2、AT89S52引脚功能介绍 32
3〕控制信号引脚RST 33
3.4 点火闭锁电路设计 34
3.5 声光报警电路的设计 35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38
4.1 Keil C51简介 38
4.2 系统的中断效劳程序 39
INT0中断效劳程序 40
4.3 系统的主程序流程 41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44
结论与展望 46
致 谢 48
参考文献 49
附录一:多功能汽车防盗报警器电路图 51
外文翻译及原文 52
The automatic gearbox 59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汽车防盗报警器以单片机AT89S52作为控制核心,电路的总体构造主要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防人接近检测电路、玻璃防震、车身防击的检测电路、防车门开启检测电路、防接近驾驶座电路、汽车点火闭锁电路、无线遥控电路以及无线报警电路等。
2.1 各检测模块电路方案确实定
2.1.1 人接近汽车检测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
本设计检测人接近汽车的传感器采用热释电传感器。任何物品均有辐射。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热释电红外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探测器安装后数秒种已适应环境,在无人或动物进入探测区域时,现场的红外辐射稳定不变,一旦有人体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形成的戒备线一般可以到达数米到数十米。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控制器等局部组成。其核心是不见是红外探测器件,通过关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探测到某个立体防空间的热辐射的变化。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围是8~14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峰值波长约为10μm,正好在围以。
2.1.2 车身冲击振动检测传感器—压电瓷传感器
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其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外表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相反,当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上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也会发生变形,电场去掉后,电介质的变形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或称为电致伸缩现象。依据电介质压电效应研制的一类传感器称为为压电传感器。
利用压电传感器的这个效应,可以做成用于检测振动的传感器。本设计玻璃振动、车身振动的检测传感器采用压电瓷传感器。
main()
{
EA=1; //开总中断
IT0=1; //外部中断1设置为下降沿触发
EX0=1; //开外部中断1
while(1)
{
if(FDBF==1&&VT==1) //接收到布防遥控指令
{
delay(100); //按键消抖
BFBZ=1; //置布防状态标志
JCBZ=0; //清解除状态标志
}
if(FDJC==1&&VT==1) //接收到布防解除指令
{
delay(100); //按键消抖
BFBZ=0; //清布防状态标志
JCBZ=1; //置解除状态标志
}
if(BFBZ==1) //布防状态
{
DHKZ=1; //发动机点火闭锁
CMBF=1; //开启车门开启检测
}
if(JCBZ==1) //解除状态
{
DHKZ=0; //发动机点火允许
CMBF=0; //关闭车门开启检测
}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RSD=P1^4; //热释电人接近汽车检测输入
sbit GHG=P1^5; //干簧管车门开启检测输入
sbit ZDJC=P1^6; //振动检测输入
sbit DPLJC=P1^7; //多普勒检测人接近驾驶座输入
sbit BJFS=P2^1; //报警发射输出端
sbit FDJC=P2^2; //防盗解除遥控接收输入端
sbit FDBF=P2^3; //防盗布防遥控接收输入端
sbit VT=P2^4; //遥控接收有效输入端
sbit YXBJ=P2^5; //音响报警信号输出端
sbit DHKZ=P2^6; //发动机点火控制输出端
sbit CMBF=P2^7; //车门开启检测布防控制信号输出端
uchar BFBZ=0; //定义防盗布防标志
uchar JCBZ=1; //定义防盗解除标志
//*********************************延时子函数
void delay(unsigned int x)
{
unsigned int i,j;
for(i=0;i<x;i++)
{
for(j=0;j<100;j++)
{}
}
}
作者:sheji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