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Boot脚设计指南
STM32的BOOT引脚设计涉及到微控制器的启动模式和引导模式的选择。BOOT引脚通常包括BOOT0和BOOT1,这两个引脚的状态决定了STM32在复位后的启动行为。
BOOT0引脚用于选择系统启动模式。当BOOT0引脚为低电平时,STM32芯片将以普通模式启动,即从主Flash存储器中加载应用程序代码来启动。这是最常用的启动方式,因为Flash存储器通常用于存储固件、应用程序和其他常用数据。当BOOT0引脚为高电平时,STM32芯片将进入特定的启动模式,如Bootloader模式或System memory模式,这取决于BOOT1引脚的状态以及芯片的具体配置。
BOOT1引脚用于选择系统存储器类型。当BOOT1引脚为低电平时,STM32芯片将从主Flash存储器中启动。当BOOT1引脚为高电平时,STM32芯片将从系统存储器或备份存储器中启动,这个存储器可以是Flash、RAM或EEPROM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BOOT1=1且BOOT0=1时,STM32芯片将从内置SRAM启动,但这种模式一般不常使用,因为SRAM掉电后数据会丢失。
在系统复位后,SYSCLK的第4个上升沿,BOOT引脚的值将被锁存。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外部连接或跳线设置BOOT1和BOOT0引脚的状态,从而实现在复位后选择不同的启动模式。同时,在待机模式下,BOOT引脚的值应保持为需要的启动配置,以确保在从待机模式退出时能够正确启动。
总的来说,STM32的BOOT引脚设计提供了灵活的启动选项,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场景来选择合适的启动模式。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并使得STM32微控制器在各种应用中都能发挥出最佳性能。
作者:嵌入式小强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