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型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原理、特性及主要参数详解

1.双极型晶体三极管的结构

学会区分P管和N管,会绘制符号

2.工作原理

无论是PNP 还是NPN,本质上放大时,都是发射结正偏,集电极反偏。(可以简单理解为pn为二极管,每个三极管都有两个二极管)

其中电流关系:P管,两进一出;N管,两出一进

3.特性曲线

IB=F(UBE)|UCE=?
IB=F(UBE)|UCE=?
IC=F(UCE)|IB=?

放大区,饱和区(均正偏),截止区(均反偏)

其中饱和区,UCES=0.3V

4.主要参数

1.静态工作点Q
  UBQ、UCEQ、ICQ
2.放大倍数β(分直流和交流放大系数)
  IC=β*IB
3.最大集电极电流ICM

  晶体管集电极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当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超过ICM时,晶体管的β值等参数将发生明显变化,影响其正常工作,甚至损坏。 
4.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5.增益带宽积(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放大倍数会下降.)

  晶体管参数变化不超过规定允许值时的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它与晶体管的最高允许结温和集电极最大电流有密切关系,晶体管使用时,其实际耗散功率不允许超过PCM值,否则会造成晶体管因过载而损坏。
6.CE间击穿电压U(br)CE

  指晶体管在工作时允许施加的最高工作电压,它包括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集电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和发射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

7.反向漏电流

包括集电极-基极之间的反向电流ICBO和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反向击穿电流ICEO。

ICBO也叫集电结反向漏电流,是当晶体管的发射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反向电流,ICBO对温度较敏感,该值越小,说明晶体管的温度特性越好。

ICEO是当晶体管的基极开路时,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反向漏电电流,也叫穿透电流。此值越小,说明晶体管的性能越好。

5.常见题型

1.放大时,标明三个引脚电压,判断cbe及管类型

2.标明三个引脚电压及管类型,判断处于什么工作状态

3.给出IC和IB电流变化求增益宽带积

参考文献:清华大学华成英老师的模电PPT

原创性声明:

本人在CSDN上所有包含原创声明的博客均为本人原创作品。博客的内容除已注明的引用文献外均为本人独立研究成果。

除特殊注明外均采用 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作品及其衍生品不得未经许可而用于商业用途。个人使用无需许可,但必须在引用部分(代码,基本思想或实现方案等)标示出原作者信息,发布时需附带本声明。

关于“原创”的说明:文章发布前我会进行初步的相关搜索,如未发现有别人发表过类似内容的作品我才会发表。但是因为可能有遗漏,所以不能保证我的博客内容一定为“首创”,但一定可以保证“原创”

作者:姜浩鑫

物联沃分享整理
物联沃-IOTWORD物联网 »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原理、特性及主要参数详解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