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征程2(Journey 2-J2)芯片深度解析(下篇)

写在前面

本系列文章主要讲解地平线征程2(Journey 2-J2)芯片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同学了解和认识征程2(Journey 2-J2)芯片。

若有相关问题,欢迎评论沟通,共同进步。(*^▽^*)


1. 芯片概况

接着上一篇文章讲解,错过的同学可以参考上一篇文章。

地平线—征程2(Journey 2-J2)芯片详解(1)-CSDN博客

1.4 应用场景

J2不仅可以作为应用程序处理器(AP)提供强大的感知能力和控制外围设备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与传统的AP通信作为协处理器(CP)应用到现有的产品系统中,使传统的解决方案更加智能。

下面将列举三个常用的场景进行详细说明:

  • 作为独立的AP
  • 下图描述了J2作为独立AP使用时的数据流向,如图所示:

    在此场景中,视频图像通过一路MIPI或DVP传输给J2。

    数据的具体传输路径如下:

    1. 视频图像通过MIPI RX或DVP IN输入,经过ISP、IPU、PYM,最终以YUV420的格式存储到DDR中。

    2. BPU从DDR中读取图像信息并在神经网络上运行。

    3. BPU最后把分析的结果再存入DDR中。

    4. CPU可以根据算法分析的结果实现更多的功能。

  • 作为前端CP和AP通信
  • 下图描述了J2作为前端CP和AP通信时的数据流向,如图所示:

    在此场景中,视频图像直接通过一路MIPI或DVP传输给J2,并旁路给AP。视频图像优先于AP连接到J2上。

    数据的具体传输路径如下:

    1. 视频图像通过MIPI RX或DVP IN输入,经过ISP、IPU、PYM,最终以YUV420的格式存储到DDR中。

    2. 同时,输入的视频图像通过MIPI CSI RX到MIPI CSI TX或DVP IN到DVP OUT旁路给AP。对于AP来说旁路的功能是透明的,AP不需要关注J2和摄像头之间的关系。

    3. BPU从DDR中读取图像信息并在神经网络上运行。

    4. BPU最后把分析的结果再存入DDR中。

    5. AP可以通过BIF-SPI或BIF-SD从DDR中获取算法分析的结果。

    6. AP可以根据算法分析的结果实现更多的功能。

  • 作为后端CP和AP通信
  • 下图描述了J2作为后端CP和AP通信时的数据流向,如图所示:

    在此场景中,AP优先获取摄像头的视频图像。AP通过BT1120接口把视频图像发送给J2并拿到算法分析的结果。视频图像优先于J2连接到AP上。

    数据的具体传输路径如下:

    1. 视频图像通过AP的BT1120 IN输入,经过IPU、PYM,最终以YUV420的格式存储到DDR中。

    2. BPU从DDR中读取图像信息并在神经网络上运行。

    3. BPU最后把分析的结果再存入DDR中。

    4. AP可以通过BIF-SPI或BIF-SD从DDR中获取算法分析的结果。

    5. AP可以根据算法分析的结果实现更多的功能。

    从以上的三种应用场景中可以看出,J2不仅可以做为独立的AP使用,还可以作为CP使用。在实际量产产品中,J2作为AP使用的场景相对比较多。比如作为前视一体机使用时,摄像头模组端通过MIPI把视频图像传输给J2,J2再通过自身的ISP、IPU、PYM处理完后存到DDR,最后也由自身的A53实现更多的功能。


    本文章是博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梳理和总结而成,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小伙伴~  🙏🙏🙏

    后续内容将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欢迎大家评论,点赞,收藏→→→

    作者:零零刷

    物联沃分享整理
    物联沃-IOTWORD物联网 » 地平线征程2(Journey 2-J2)芯片深度解析(下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