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篇】你了解python中运算符吗

文章目录

  • 1. 算数运算符
  • 1.1 //整除
  • 1.2 %取模
  • 1.3 **幂
  • 2. 赋值运算符
  • 3. 位运算符
  • 3.1 &(按位与)
  • 3.2 |(按位或)
  • 3.3 ^(按位异或)
  • 3.4 ~(按位取反)
  • 3.5 <<(左移)
  • 3.6 >>(右移)
  • 4. 比较运算符
  • 5. 逻辑运算符
  • 5.1 and
  • 5.2 or
  • 5.3 not
  • 6. 成员运算符
  • 6.1 in
  • 6.2 not in
  • 7. 身份运算符
  • 1. 算数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有:+、-、*、/、//、%、**,依次对应加、减
    乘、除、整除、模、幂。
    其中前四个就和数学中一样,我们来说一下后面三个。

    1.1 //整除

    //就和它的名一样,整除,就是运算后只会取整数部分。例如10除3它的结果就会等于3,舍去的余数部分。
    代码:

    a = 10
    b = 3
    print(a // b)
    

    运行结果:

    1.2 %取模

    %就是取模,就是取余的意思,和//对立,//只要整数部分,那%就是只要余数部分。例如:10%3结果就是1。

    a = 10
    b = 3
    print(a % b)
    

    1.3 **幂

    ** 就是幂的意思。例如:2 ** 3就相当于2的3次方,结果为8,2 ** 4就相当于2的4次方,结果为16。

    a = 2
    b = 4
    print(a ** b)
    

    2. 赋值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有:=、+=、-=、*=、/=、//=、%=,首先等=就是等号的意思,而后面的加等,减等……用起来其实都是一样的,这里演示一个大家应该就懂了。
    代码演示:

    a = 1
    print(a)
    a += 2  # 相当于a = a + 2,原本的a等于1,现在加上2,那么就等于3了
    print(a)  # 打印结果为3
    

    后面的-=、*=、/=、//=、%=的应用和+=规则相同。

    3. 位运算符

    位运算符有:&、|、^、~、<<、>>, 依次是按位与、按位或、按位异或、按位取反、左移、右移。
    位运算符用于对整数的二进制表示进行直接操作,就是运算时不是直接对变量进行运算,而是先转换为二进制,对二进制整数操作。

    3.1 &(按位与)

    对每一位执行逻辑与操作。如果两个相应的二进制位都为1,则该位的结果为1;否则为0。

    a = 60  # 0011 1100  
    b = 13  # 0000 1101  
    c = a & b  # 0000 1100  
    print(c)  # 输出: 12
    

    3.2 |(按位或)

    对每一位执行逻辑或操作。如果两个相应的二进制位中至少有一个为1,则该位的结果为1;否则为0。

    a = 60  # 0011 1100  
    b = 13  # 0000 1101  
    c = a | b  # 0011 1101  
    print(c)  # 输出: 61
    

    3.3 ^(按位异或)

    对每一位执行逻辑异或操作。如果两个相应的二进制位不相同,则该位的结果为1;如果相同,则为0。

    a = 60  # 0011 1100  
    b = 13  # 0000 1101  
    c = a ^ b  # 0011 0001  
    print(c)  # 输出: 49
    

    3.4 ~(按位取反)

    对数的二进制表示进行取反操作。即将0变为1,将1变为0。需要注意的是,取反后的结果通常是补码形式表示的负数(对于有符号整数而言),这取决于具体的位数和系统架构。

    a = 60  # 0011 1100  
    b = ~a  # 1100 0011...(取决于整数类型,这里假设是32位)  
    # 注意:直接打印b会得到一个负数,因为Python使用补码表示负数  
    print(b)  # 输出: -61(假设是32位系统)
    

    3.5 <<(左移)

    数的各二进制位全部左移若干位,由右侧的数指定移动的位数,高位丢弃,低位补0。

    a = 60  # 0011 1100  
    b = a << 2  # 0011 1100 -> 1111 0000  
    print(b)  # 输出: 240
    

    3.6 >>(右移)

    数的各二进制位全部右移若干位,由右侧的数指定移动的位数。对于无符号数,高位补0;对于有符号数,则取决于具体的系统,可能是补0或补1(即算术右移)。Python中的整数是有符号的,但右移操作在Python 3.x中总是用0来填充高位。

    a = 60  # 0011 1100  
    b = a >> 2  # 0011 1100 -> 0000 1111  
    print(b)  # 输出: 15
    

    4. 比较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有:==、!=、<、>、<=、>=, ==就是数学中=的意思,但是并不能直接写=,前面我们也知道了=是赋值的意思,!=就是不等于的意思,后面相信就不用介绍了。

    print(1 == 1)  # 正确的,结果true
    print(1 != 1)  # 错误的,结果false
    

    5. 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有:and、or、not三种,依次是逻辑与运算符、逻辑或运算符、逻辑非运算符,使用起来就和数学中的与或非一样。

    5.1 and

    逻辑与运算符。如果它的两个操作数都是真(True),则整个表达式的结果为真(True)。如果任一操作数为假(False),则结果为假(False)。

    print(True and True)  # 输出: True  
    print(True and False) # 输出: False  
    print(False and True) # 输出: False  
    print(False and False) # 输出: False
    
    

    5.2 or

    逻辑或运算符。如果它的两个操作数中至少有一个为真(True),则整个表达式的结果为真(True)。如果两个操作数都是假的(False),则结果为假(False)。

    print(True or True)  # 输出: True  
    print(True or False) # 输出: True  
    print(False or True) # 输出: True  
    print(False or False) # 输出: False
    

    5.3 not

    逻辑非运算符。用于反转其操作数的布尔值。如果操作数是真(True),则结果为假(False)。如果操作数是假(False),则结果为真(True)。

    print(not True)  # 输出: False  
    print(not False) # 输出: True
    

    6. 成员运算符

    成员运算符有:in、not in两种。用于检查某个值是否存在于某个集合中(比如列表、元组、字符串、集合或字典的键中)。
    集合后面会讲,这里就简单使用一样,懂in和not in什么意思就可以。

    6.1 in

    如果指定的值在指定的序列中(或作为字典的键),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列表  
    my_list = [1, 2, 3, 4, 5]  
    print(3 in my_list)  # 输出: True  
    print(6 in my_list)  # 输出: False  
     
    # 字符串  
    my_str = "hello"  
    print('e' in my_str)  # 输出: True  
    print('z' in my_str)  # 输出: False  
     
    # 字典(检查键)  
    my_dict = {'a': 1, 'b': 2, 'c': 3}  
    print('a' in my_dict)  # 输出: True  
    print('d' in my_dict)  # 输出: False
    
    

    6.2 not in

    这个运算符是in的否定形式。如果指定的值不在指定的序列中(或不是字典的键),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列表  
    my_list = [1, 2, 3, 4, 5]  
    print(6 not in my_list)  # 输出: True  
    print(3 not in my_list)  # 输出: False  
     
    # 字符串  
    my_str = "hello"  
    print('e' not in my_str)  # 输出: False  
    print('z' not in my_str)  # 输出: True  
     
    # 字典(检查键)  
    my_dict = {'a': 1, 'b': 2, 'c': 3}  
    print('a' not in my_dict)  # 输出: False  
    print('d' not in my_dict)  # 输出: True
    

    7. 身份运算符

    身份运算符 :is、is not 用于测试两个对象是否相同(即,它们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或内存地址)。对象内存地址这个概念后面讲,大家是不是觉得好多后面讲,这也是没办法的嘛,先简单后难,这些难点的后面会详解的,大家不用担心,不会影响前面的学习的。

    a = [1, 2, 3]  
    b = a  
    c = [1, 2, 3]  
      
    print(a is b)  # 输出: True,因为 a 和 b 指向同一个列表对象  
    print(a is c)  # 输出: False,因为虽然 a 和 c 的内容相同,但它们是不同的对象  
    print(a == c)  # 输出: True,因为 a 和 c 的内容相同  
      
    x = 256  
    y = 256  
    z = id(x)  
    w = id(y)  
      
    print(x is y)  # 输出可能取决于Python实现和对象类型,但对于小整数(如-5到256之间的整数),Python通常会缓存这些值,因此这里很可能输出 True  
    print(z == w)  # 输出: True,因为id()函数返回对象的唯一标识符(内存地址),这里x和y指向同一个对象  
      
    # 示例使用 is not  
    print(a is not b)  # 输出: False,因为a和b是同一个对象  
    print(a is not c)  # 输出: True,因为a和c不是同一个对象
    

    作者:是小辰

    物联沃分享整理
    物联沃-IOTWORD物联网 » 【Python基础篇】你了解python中运算符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