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98adf74d2045368e4fdd5b26c0022a.jpg显示年月日7851e8cdb59848449e60f3093f530065.jpg显示时间 

9db5e38b8db348ac8c08eaa4c7208f7a.png 

73eabb434b2641e2ab530951e80a1925.jpg显示班级组号 

 

 (1)系统设计方案:1. 功能需求分析本多功能电子时钟系统旨在实现以下功能:精确的时间显示:能够以时、分、秒的格式准确显示当前时间,并且支持 12 小时制和 24 小时制的切换显示,方便用户根据个人习惯查看时间。日期显示:显示年、月、日以及星期信息,让用户随时了解当前日期。时间调整功能:用户可通过按键操作对时钟的时间进行调整,包括时、分、秒以及日期的设置,操作简便直观。闹铃功能:具备可设置的闹铃功能,用户能够自由设定闹铃时间,当到达设定时间时,系统以声光形式发出明显提示,提醒用户。温度显示(可选扩展功能):若添加温度传感器,系统可实时采集并显示环境温度,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低功耗设计: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优化系统功耗,延长电池或电源的使用时间。2. 总体设计框架本系统以 STM32 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构建一个集成化的嵌入式系统。整体架构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STM32 单片机:作为系统的 “大脑”,负责协调和控制各个硬件模块的工作,同时执行复杂的软件算法,处理时间数据、用户输入以及控制显示和提示功能等。电源电路: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确保各硬件模块在正常工作电压下运行,同时具备电源管理功能,如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等,以保障系统安全。按键电路:作为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接口,用户通过按键输入操作指令,如时间调整、闹铃设置等,按键电路将用户操作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单片机。RTC 时钟模块:为系统提供精准的时间基准,确保时间显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即使在系统断电后,依靠备用电池仍能维持时间记录,实现掉电保护。12864 显示电路:负责将系统内部的时间、日期等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采用液晶显示屏,能够清晰显示各种字符和图形。3. 系统工作流程系统启动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操作,包括 STM32 单片机的初始化、各硬件模块的初始化以及系统变量的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系统进入主循环,不断执行以下操作:时间获取:STM32 单片机通过与 RTC 时钟模块的通信,定期获取当前的时间数据,并将其存储在相应的变量中。显示更新:将获取到的时间和日期数据进行处理,转换为适合 12864 显示模块的格式,然后发送显示指令,更新显示屏上的时间和日期显示。按键检测:实时检测按键电路是否有按键按下操作,若有按键按下,立即进行按键处理操作,根据按键功能执行相应的程序逻辑,如调整时间、设置闹铃等。闹铃检测:在主循环中持续比较当前时间与闹铃设置时间,当两者相等时,触发闹铃提示程序,控制声光提示电路发出提示信号。4. 硬件模块选型STM32 单片机:选用 STM32F103 系列单片机,该系列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如多个定时器、串口、SPI 接口、I2C 接口等,能够满足系统与各种外部设备通信和控制的需求。其高性能的 Cortex – M3 内核,处理速度快,足以应对系统中的复杂运算和任务调度。同时,内置的大容量 Flash 存储器和 SRAM 存储器,为程序存储和数据处理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电源芯片:采用 LM1117 – 3.3 稳压芯片,将外部输入电源(如电池提供的电压)转换为稳定的 3.3V 电压,为 STM32 单片机及其他需要 3.3V 电源的芯片供电。该芯片具有较低的压差和较高的转换效率,能够有效降低电源损耗,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压性能,确保系统电源的稳定性。RTC 时钟芯片:选择 DS1302 作为 RTC 时钟芯片,它能够精确计时,计时精度可达秒级,并且具备闰年补偿功能,能够自动调整小月和闰年的日期。通过简单的三线接口(SCLK、I/O、RST)与 STM32 单片机进行通信,易于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同时,DS1302 内部带有备用电池接口,方便外接备用电池,实现掉电保护功能。12864 液晶显示屏:选用带字库的 12864 液晶模块,如 ST7920 控制器的 12864 显示屏。它能够显示汉字、数字、字母等多种字符,显示内容丰富。通过并行或串行接口与 STM32 单片机连接,通信协议简单,易于控制。显示屏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和清晰度,能够在不同环境光条件下清晰显示信息。按键:采用独立按键设计,每个按键对应不同的功能,如时间调整键(时加、时减、分加、分减、秒调整等)、闹铃设置键(闹铃开 / 关、闹铃时间设置等)、模式切换键(12/24 小时制切换、温度显示功能切换等)。按键选用机械按键,具有良好的手感和可靠性,并且在电路设计中添加了消抖电路,避免按键抖动引起的误操作。5. 软件算法设计时间计算与转换算法:在获取 RTC 时钟模块的时间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转换。将 BCD 码格式的时间数据转换为十进制数,以便于在程序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同时,根据 12 小时制或 24 小时制的显示需求,对时数据进行相应的转换和处理,如在 12 小时制下,需要判断上午(AM)或下午(PM),并对时数据进行调整。按键扫描与处理算法:采用中断或轮询方式检测按键操作。当检测到按键按下时,首先进行消抖处理,确认按键稳定按下后,根据按键对应的功能代码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在时间调整模式下,根据不同的按键操作(时加、分减等)改变相应的时间变量值,并实时更新显示。按键处理算法中还需要考虑按键的连击处理、长按功能等,以提高用户操作体验。闹铃触发与提示算法:系统在主循环中不断比较当前时间与闹铃设置时间,当两者相等时,触发闹铃提示。闹铃提示采用声光结合的方式,通过控制蜂鸣器发声和 LED 指示灯闪烁来实现。闹铃提示持续时间可设置,并且可以通过按键操作提前关闭闹铃提示。在闹铃触发算法中,还需要考虑闹铃的重复设置功能,如每天重复闹铃或仅在工作日闹铃等。

 

 

作者:苦苦计科专业生

物联沃分享整理
物联沃-IOTWORD物联网 » 基于 stm32 万年历设计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