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量的概念

在数学和计算机编程等诸多领域中,变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变量是指一个可以变化的量,它可以存储不同的值。简单来说,变量就像是一个容器,用来存放数据。以下是python中对变量的概念:

1.变量是存储数据的容器

2.变量存储的数据都是临时的

3.变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是可以发生改变的量

二、变量的作用

1.变量就像是一个 “容器”,可以用来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

如数字、文本、列表、对象等。例如,在 Python 中,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变量age来存储一个人的年龄。

age = 20

这里的age就是一个变量,它存储了整数25。这个变量可以在程序的后续部分被使用,比如用于条件判断或者计算。

2.可以存储复杂的数据结构。

以 JavaScript 中的数组为例,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变量fruits来存储各种水果的名称。

   let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3.变量还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合理命名的变量能够使代码的意图更加清晰。例如,在一个工资计算程序中,使用变量basicSalary、bonus和totalSalary,要比直接使用一些无意义的数字或者临时变量更加容易理解。

   basicSalary = 5000
   bonus = 1000
   totalSalary = basicSalary + bonus

4.变量还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传递。

在函数之间传递数据。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函数来计算两个数的和,通过将两个数作为变量传递给函数。

   def add_numbers(a, b):
       return a + b
   num1 = 5
   num2 = 3
   result = add_numbers(num1, num2)

三、变量的定义

基本语法

变量名称 = 变量的值

注意:等号的两边都要保留⼀个空格,其实Python中建议符号的两边尽量都要保留⼀个空格,

在Python程序中,这个等号和⽇常⽣活中的等号不太⼀样,其有⼀个专业名词:赋值运算符,其

读法:要从右向左读,把变量的值通过 = 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四、变量的命名规则

1.合法性

变量名通常由字母(包括大写和小写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例如,在 Python 中,my_variable_1是合法的变量名,而1_variable是不合法的,因为变量名不能以数字开头。

2.区分大小写

变量名一般是区分大小写的。,myVariable和myvariable是两个不同的变量名。

3.不能是关键字

不能使用编程语言中的关键字作为变量名。关键字是编程语言中已经定义好的具有特殊用途的单词,关键字不能作为变量名。如果试图这样做,编译器或解释器会报错。

五、推荐变量命名规则

①表意性

变量名应该能够清楚地表达变量的用途或含义。例如,student_name比sn更能让人理解这个变量是用来存储学生姓名的。在一个工资计算程序中,使用total_salary比使用ts更易于理解变量的功能。

②一致性

在整个程序或项目中,变量命名的风格应该保持一致。如果在一个部分使用驼峰命名法(如firstName),在其他部分也应该尽量使用相同的方法,而不是突然切换到下划线命名法(如last_name)。

③避免过长或过短

变量名不要过长,否则会使代码难以阅读和书写。但也不能过短而失去表意性。例如,在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程序中,result_of_square_root_calculation可能就显得过长,可以简化为sqrt_result;而仅仅使用r可能又过于简短,让人难以理解其用途。

六、变量的定义与调用

在python中,变量一定要先定义再使用,否则会报错

定义:

name = '我爱python'

调用:

print("name")

七、变量的定义与使用常见问题

1.变量与字符串如何区别

在python中,如果要要赋值的内容添加了单引号或者双引号,其就是Python中的⼀种数据类型:叫做字符串(⽇常⽣活中的⽂本信息),print打印变量时,为其添加引号

print(name) # 输出变量name对应的值
print("name") # 输出"name"这个字符串

八、python中变量的数据类型

1.数字类型

①.整数类型(int)

整数是没有小数部分的数字,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例如:a = 5,b=-3,c = 0。Python 中的整数长度没有限制,可以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整数。在内部,Python 会根据整数的大小自动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

②.浮点数(fliat)

浮点数是带有小数部分的数字,用于表示实数。例如:x = 3.14,y = -2.718。浮点数在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形式存储,由于二进制表示法的一些限制,可能会出现精度问题。

③复数(complex)

复数由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组成,形式为a + bj,其中a是实数部分,b是虚数部分,j是虚数单位。例如:z = 3 + 4j。可以通过.real属性获取复数的实部,通过.imag属性获取虚部。

z1 = 1 +2j
z2 = 2 +4j
print(z1 + z2) # (3+6j)
print(z1.imag) # 2
print(z1.real) # 1

2.布尔类型(Boolean Type)

布尔类型只有两个值:True和False。它通常用于条件判断和逻辑运算。输出结果的时候输出True,不符合的时候输出Flose。

a,b = 1,2
print(a>b) #False
print(a<b) #True

3.列表类型(list)

列表是一种有序的可变容器,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数据。列表使用方括号([ ])定义,其中的元素用逗号分隔。列表中的元素可以通过索引访问,索引从 0 开始,例如my_list[0]获取第一个元素1。例如:

my_list = [1,2,3,4]

4.元组类型(tuple)

元组是一种有序的不可变序列,用小括号()定义。元组的不可变性意味着一旦创建,其元素不能被修改、添加或删除。例如:

my_tuple = (1,2,"three")

5.集合类型(set)

集合是一种无序的、不包含重复元素的数据类型,用大括号{}或set()函数来创建。例如:

my_set = {1,2,3}

my_set = set([1,2,3])

6.字典类型(dict)

字典是一种无序的键 – 值对(key – value)集合。例如

my_dict = {'name':'张三','age':'20','city':'New York'}

7.Nome类型

None是 Python 中的一个特殊类型,表示空值或者不存在的值。例如,函数如果没有明确的返回值,默认返回None。它和其他类型比较时,有自己特殊的规则,如None == False是False。 

 九.变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1.数字类型的转化

1.int()函数

可以将浮点数、字符串等转换为整数。如果是浮点数,会截断小数部分;如果是字符串,必须是有效的数字字符串。例如:

    num_float = 5.6
    num_int = int(num_float)
    print(num_int)  # 输出:5

    str_num = "123"
    num_int = int(str_num)
    print(num_int)  # 输出:123

对于无法转换为整数的字符串,会引发程序报错,例如 int("abc") 会报错。

2.float () 函数

可以将整数、字符串等转换为浮点数。例如:

    num_int = 5
    num_float = float(num_int)
    print(num_float)  # 输出:5.0

    str_num = "12.34"
    num_float = float(str_num)
    print(num_float)  # 输出:12.34

对于无法转换为浮点数的字符串会引发程序报错。

3.complex () 函数

可以将实数或字符串表示的复数转换为复数类型。例如:

    num_real = 5
    num_complex = complex(num_real)
    print(num_complex)  # 输出:(5+0j)

    str_complex = "3+4j"
    num_complex = complex(str_complex)
    print(num_complex)  # 输出:(3+4j)

注意,对于不符合复数格式的字符串会引发程序报错。

2.字符串类型的转化

1.str () 函数

可以将任何对象转换为字符串,常用于将数字、列表、元组、字典等转换为字符串表示。例如:

    num = 123
    str_num = str(num)
    print(str_num)  # 输出:"123"

    lst = [1, 2, 3]
    str_lst = str(lst)
    print(str_lst)  # 输出:"[1, 2, 3]"

2.bool()函数

用于将其他数据类型转换为布尔值。在 Python 中,0、空字符串、空列表、空元组、空字典等被视为 False,其他值一般被视为 True。

    num_int = 0
    bool_value1 = bool(num_int)
    print(bool_value1)  # 输出:False

    num_int2 = 5
    bool_value2 = bool(num_int2)
    print(bool_value2)  # 输出:True

    str_data = ""
    bool_value3 = bool(str_data)
    print(bool_value3)  # 输出:False

    list_data = [1, 2, 3]
    bool_value4 = bool(list_data)
    print(bool_value4)  # 输出:True

3.序列类型转换

1.list()函数

可以将元组、字符串等可迭代对象转换为列表

    tuple_data = (1, 2, 3)
    list_data = list(tuple_data)
    print(list_data)  # 输出:[1, 2, 3]

    str_data = "hello"
    list_data2 = list(str_data)
    print(list_data2)  # 输出:['h', 'e', 'l', 'l', 'o']

2.tuple()函数

能把列表、字符串等可迭代对象转换为元组。

    list_data = [4, 5, 6]
    tuple_data = tuple(list_data)
    print(tuple_data)  # 输出:(4, 5, 6)

    str_data = "world"
    tuple_data2 = tuple(str_data)
    print(tuple_data2)  # 输出:('w', 'o', 'r', 'l', 'd')

3.set()函数

用于将列表、元组等可迭代对象转换为集合,会自动去除重复元素。

    list_data = [1, 2, 2, 3, 3, 3]
    set_data = set(list_data)
    print(set_data)  # 输出:{1, 2, 3}

    tuple_data = (4, 5, 5, 6, 6)
    set_data2 = set(tuple_data)
    print(set_data2)  # 输出:{4, 5, 6}

作者:惜月_treasure

物联沃分享整理
物联沃-IOTWORD物联网 » python中的变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