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流程控制(while循环,for循环的具体应用)
while 语句的语法格式如下:
while 条件表达式:
代码块
这里的代码块,指的是缩进格式相同的多行代码,不过在循环结构中,它又称为循环体。
while 语句执行的具体流程为:首先判断条件表达式的值,其值为真(True)时,则执行代码块中的语句,当执行完毕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判断条件表达式的值是否为真,若仍为真,则继续重新执行代码块…如此循环,直到条件表达式的值为假(False),才终止循环。
while 循环结构的执行流程如图 所示。
图 while 循环语句执行流程示意图
例如,打印 1~100 的所有数字,就可以使用 while 循环,实现代码如下:
# 循环的初始化条件
num = 1
# 当 num 小于100时,会一直执行循环体
while num < 100 :
print("num=", num)
# 迭代语句
num += 1
print("循环结束!")
运行程序会发现,程序只输出了 1~99,却没有输出 100。这是因为,当循环至 num 的值为 100 时,此时条件表达式为假(100<100),当然就不会再去执行代码块中的语句,因此不会输出 100。
注意,在使用 while 循环时,一定要保证循环条件有变成假的时候,否则这个循环将成为一个死循环。所谓死循环,指的是无法结束循环的循环结构,例如将上面 while 循环中的num += 1
代码注释掉,再运行程序你会发现,Python 解释器一直在输出"num= 1",永远不会结束(因为 num<100 一直为 True),除非我们强制关闭解释器。
注意,在使用 while 循环时,一定要保证循环条件有变成假的时候,否则这个循环将成为一个死循环。所谓死循环,指的是无法结束循环的循环结构,例如将上面 while 循环中的num += 1
代码注释掉,再运行程序你会发现,Python 解释器一直在输出"num= 1",永远不会结束(因为 num<100 一直为 True),除非我们强制关闭解释器。
再次强调,只要位于 while 循环体中的代码,其必须使用相同的缩进格式(通常缩进 4 个空格),否则 Python 解释器会报 SyntaxError 错误(语法错误)。例如,将上面程序中num+=1
语句前移一个空格,再次执行该程序,此时 Python 解释器就会报 SyntaxError 错误。
除此之外,while 循环还常用来遍历列表、元组和字符串,因为它们都支持通过下标索引获取指定位置的元素。例如,下面程序演示了如何使用 while 循环遍历一个字符串变量:
my_char="http:/net/python"
i = 0;
while i<len(my_char):
print(my_char[i],end="")
i = i + 1
程序执行结果为:
http:/net/python
for 循环的语法格式如下:
for 迭代变量 in 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集合:
代码块
格式中,迭代变量用于存放从序列类型变量中读取出来的元素,所以一般不会在循环中对迭代变量手动赋值;代码块指的是具有相同缩进格式的多行代码(和 while 一样),由于和循环结构联用,因此代码块又称为循环体。
for 循环语句的执行流程如图 1所示。
下面的程序演示了 for 循环的具体用法:
add = "http:/net/python"
#for循环,遍历 add 字符串
for ch in add:
print(ch,end="")
运行结果为:
运行结果为: http:/net/python
可以看到,使用 for 循环遍历 add 字符串的过程中,迭代变量 ch 会先后被赋值为 add 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并代入循环体中使用。只不过例子中的循环体比较简单,只有一行输出语句。
Python for循环的具体应用
for 循环进行数值循环
在使用 for 循环时,最基本的应用就是进行数值循环。比如说,想要实现从 1 到 100 的累加,可以执行如下代码:
print("计算 1+2+...+100 的结果为:")
#保存累加结果的变量
result = 0
#逐个获取从 1 到 100 这些值,并做累加操作
for i in range(101):
result += i
print(result)
运行结果为:
计算 1+2+…+100 的结果为:
5050
上面代码中,使用了 range() 函数,此函数是 Python 内置函数,用于生成一系列连续整数,多用于 for 循环中。
有关 range() 函数的具体用法,可阅读《Python range()》一节,值得一提的是,Python 2.x 中除提供 range() 函数外,还提供了一个 xrange() 函数,它可以解决 range() 函数不经意间耗掉所有可用内存的问题。但在 Python 3.x 中,已经将 xrange() 更名为 range() 函数,并删除了老的 xrange() 函数。
for循环遍历列表和元组
当用 for 循环遍历 list 列表或者 tuple 元组时,其迭代变量会先后被赋值为列表或元组中的每个元素并执行一次循环体。
下面程序使用 for 循环对列表进行了遍历:
my_list = [1,2,3,4,5]
for i in my_list:
print('i =', i)
程序执行结果为:
运行结果:
i = 1
i = 2
i = 3
i = 4
i = 5
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尝试用 for 循环遍历 tuple 元组,这里不再给出具体实例。
for 循环遍历字典
在使用 for 循环遍历字典时,经常会用到和字典相关的 3 个方法,即 items()、keys() 以及 values(),它们各自的用法已经在前面章节中讲过,这里不再赘述。当然,如果使用 for 循环直接遍历字典,则迭代变量会被先后赋值为每个键值对中的键。
例如:
kylin = {'姓名': '小白', '年龄': 25, '身高': 172.5, '兴趣': ['游戏', '数码视频']}
for i in kylin:
print('i =', i)
程序执行结果为:
i = 姓名
i = 年龄
i = 身高
i = 兴趣
因此,直接遍历字典,和遍历字典 keys() 方法的返回值是相同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遍历字典 values()、items() 方法的返回值。例如: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遍历字典 values()、items() 方法的返回值。例如:
kylin = {'姓名': '小白', '年龄': 25, '身高': 172.5, '兴趣': ['游戏', '数码视频']}
for ele in kylin.items():
print('i =', i)
程序执行结果为:
程序执行结果为:
i = ("姓名" :"小白")
i = ("年龄' : "25")
i = ("身高" : "172.5")
i =( "兴趣" : "['游戏', '数码视频']")
作者:爱吃鱼的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