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ROM,以及各种存储名称的含义/在单片机的对应

存储的分类

内存(主存)

  • 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这是计算机中最主要的内存类型,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内存就是指 RAM。它允许计算机快速地随机访问存储单元,处理器能够迅速读取和写入数据,支持计算机的高效运行。根据技术和性能的不同,又可分为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利用双稳态触发器来存储数据,只要电源持续供电,数据就可以一直保持,不需要定期刷新。其优点是速度快,但集成度低、成本高,常用于高速缓存(Cache)等对速度要求极高的场景。
  •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利用电容存储电荷来表示数据,由于电容会漏电,所以需要定期对存储的内容进行刷新以保持数据的正确性。DRAM 的集成度高、成本低,但速度相对较慢,是计算机主内存的主要组成部分。
  • 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只能被读取,不能被轻易写入或修改。其内容在制造过程中就被固化或在使用前通过特定的编程设备写入,并且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保持不变,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启动和运行所必需的基本程序和数据。根据其特性和用途的不同,还可细分为以下几种:
  • 掩模只读存储器(Mask ROM):在制造过程中,通过掩模工艺将数据固化在芯片中,一旦制造完成,其内容就无法更改。这种 ROM 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但灵活性较差,常用于存储固定不变的程序和数据,如一些简单设备中的启动程序。
  •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允许用户在使用前通过特定的编程设备将数据写入,但只能写入一次。写入后,其内容就固定下来,无法再修改。PROM 适用于一些需要在现场进行一次性编程的应用场景。
  •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等方式擦除存储的内容,然后重新进行编程写入。这种存储器可以多次擦除和编程,方便在开发和调试过程中对程序进行修改和更新。不过,擦除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
  • 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能够通过电信号进行擦除和编程,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它可以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常用于存储一些需要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少量数据存储和修改的配置信息等。与 EPROM 相比,EEPROM 的擦除和写入速度更快,且可以按字节进行操作,但成本相对较高,存储容量一般较小。
  • 闪存(Flash Memory):从技术角度来说,闪存属于 EEPROM 的一种,但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被单独归类。闪存具有可快速擦除和写入、非易失性(即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 U 盘、固态硬盘(SSD)、存储卡等,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 外存(辅存)

  • 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这是计算机中最常见的外存设备之一,它采用磁性介质来存储数据。HDD 由一个或多个旋转的磁盘盘片和磁头组成,磁头通过在盘片表面读写磁性信号来存储和读取数据。具有存储容量大、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但读写速度相对较慢,且机械结构复杂,容易受到物理损坏。
  •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使用闪存芯片作为存储介质,没有机械运动部件。SSD 具有读写速度快、抗震性强、能耗低、工作噪音小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存储容量相比同价位的 HDD 较小。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SSD 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计算机设备中,逐渐成为主流的存储设备之一。
  • 光盘(Optical Disc):利用激光在盘片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根据其读写特性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 Read Only Memory,CD-ROM):这种光盘在制造时就将数据固化在盘片上,用户只能读取其中的数据,无法进行写入操作。CD-ROM 常用于存储软件、音乐、视频等大量的只读数据。
  • 可记录光盘(Compact Disc – Recordable,CD-R):用户可以使用光盘刻录机将数据一次性写入 CD-R 光盘,但写入后数据无法更改或删除。适合用于备份数据或制作个人的音乐、视频光盘等。
  • 可擦写光盘(Compact Disc – Rewritable,CD-RW):可以多次擦除和写入数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光盘上的数据进行修改和更新。不过,CD-RW 的写入速度相对较慢,且经过多次擦写后,光盘的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
  • 数字多功能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与 CD 类似,但具有更高的存储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同样有 DVD-ROM、DVD-R、DVD-RW 等不同类型,分别对应只读、一次性写入和可擦写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影、软件等大容量数据的存储和分发。
  • 蓝光光盘(Blu-ray Disc,BD):采用蓝色激光作为读写光源,由于蓝色激光的波长更短,可以在光盘上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因此蓝光光盘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主要用于高清视频、大容量数据存储等领域,也有 BD-ROM、BD-R、BD-RE(可擦写蓝光光盘)等类型。
  • 移动存储设备
  • U 盘(USB Flash Drive):基于闪存技术,通过 USB 接口与计算机等设备连接,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即插即用等特点,可用于在不同设备之间方便地传输和存储数据。
  • 移动硬盘:通常是将硬盘驱动器安装在一个外部的便携盒中,通过 USB 或其他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它结合了硬盘的大容量存储和便携性,适合用于大量数据的移动存储和备份,但相对 U 盘来说体积较大,抗震性稍差。
  • 存储卡(Memory Card):常见的有 SD 卡、Micro SD 卡等,主要用于数码相机、摄像机、智能手机等设备中,作为这些设备的外部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照片、视频、文档等数据。存储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优点,不同类型的存储卡具有不同的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
  • RAM(Random Access Memory)
  • 含义:随机存取存储器允许计算机快速地随机访问存储单元,使得处理器能够迅速读取和写入数据,从而支持计算机的高效运行。这种随机访问的特性意味着处理器可以直接访问内存中的任何位置,而不需要按照顺序依次查找,大大提高了数据的读写速度。
  • 作用:作为计算机运行时的主要工作内存,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当计算机执行程序时,程序代码和相关数据会从硬盘等存储设备加载到 RAM 中,处理器可以快速地从 RAM 中读取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写回 RAM。
  • ROM(Read-Only Memory)
  • 含义:只读存储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只能被读取,不能被轻易写入或修改。其内容在制造过程中就被固化或在使用前通过特定的编程设备写入,并且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保持不变。
  • 作用: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启动和运行所必需的基本程序和数据,如计算机的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这些信息对于计算机的初始化、硬件自检和引导操作系统等操作至关重要,并且需要在计算机的整个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和不变。
  • 在单片机中ram和rom的含义

    rom指的是程序存储器,因为最早的单片机就是只能烧录一次,ram指的是单片机机中的数据存取器,经过科技的不断进不,单片机中的rom也从最开始的只读,变成了可读可写,出先了可以擦除重复烧录的单片机,但是名字并没有改变我们还是把程序寄存器叫做了rom,把数据寄存器叫成了ram。

    rom断电数据不会消失,ram断电后数据会消失。

    作者:Ai__Chi

    物联沃分享整理
    物联沃-IOTWORD物联网 » RAM,ROM,以及各种存储名称的含义/在单片机的对应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