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红外测距系统设计与实现详解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高科技技术已经进入了新的领域。为了能够近距离的测量物体距离,本
设计采用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红外测距系统。通过传感器模块接收信号,再通过A/D模块转换信号,最后通过LCD显
示屏输出就完成了一套高精度实时显示的红外测距系统。该设计结构简单,性能优越,体积小,稳定性高,测量精
度高,使用成本低。
首先介绍了单片机的发展和未来可能走向的流行趋势。详细阐述了该系统主要的组成模块及各个模块所对应的
功能,介绍了单片机红外测距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框架,最后阐述了在制作系统时的设计步骤和问题。
关键词:红外测距 红外线 单片机 STC89C51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红外测距的测距距离由于红外线的特性原因,可精准测量的距离较短。该设计的红外测距系统是以STC89C51单
片机为核心的,实测的距离较短,实际精度与A/D模块的选择有关,若选择的A/D模块的精确高,则红外测距的精确
度也会随之提升。该设计采用的数控模块是STC89C51,红外传感器是GP2Y0A21。所设计 的测试仪具有在10~80cm可测
量范围,误差正负1CM。[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技术发生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为了实现能够用信号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红外测距
系统应运诞生了,把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芯片,通过红外模块发出和接收信号,实现信号测距,在使用A/D转换器
转换信号,由系统判定是否输出距离,直到达到所设定的距离,随后显示在LCD显示屏,由语音播报系统实现报警功
能。该系统设计的结构十分简单,测量精度高,使用成本低廉,并且容易携带。该红外测距系统可测的距离较短,
这是由红外线的特性所决定的,一般在几十厘米左右,本设计使用的是STC的芯片。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张760
纳米左右。红外线所产生的条件是当高于绝对零度时,所有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而且红外线的特性很多,当
一个物质能将其所接收到的红外线全部反射则是镜体,而能全部吸收的则成为黑体。但是这只存在理论中,在现实
生活中,镜体与黑体是不会存在的。 根据研究表明,红外线是一种视觉察觉不到的光线,但可以用来对物体之间的
距离进行计算,在1960年这项技术就已被人们所发现。在21世纪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
在测距领域出现了许多高科技,例如超声波测距,激光测距等等,层出不穷。激光测距的原理是光照射在物体上然
后物体将光返回,以此来测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由于各种外界环境的干扰,可能导致反射回来的光会比正常反射
的值要少很多,所以在一定环境下这种测距方法会有较大的误差,精确度较低。超声波测距的优点在于速度快,使
用快捷,所以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而红外测距相对于上面的两种测距方法,优点更为明显。在使用成本,
精确度要求,稳定性,体积重量上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因而有着更为广泛的使用领域和适用群体。
1.2 本系统的创新点
传统的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很多的设计缺陷,比如使用成本高,误差大,使用不便捷,
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苛刻,所用的元器件复杂昂贵。本设计使用了全新的单片机芯片来设计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
这款芯片功耗低,使用成本低廉,精准度高,而且结构简单,可大大的缩减生产设计的成本。其ISD0812语音播报系
统更是一个创新点,可清晰的还原人声,让使用者获得一个良好的使用反馈,适合大规模的生产使用。
1.3 本课题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走向趋势
红外传感器一般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热型和光电型两种。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需要从国外
引进,从美国,英国,日本等等企业引进技术,以此来攻克红外测距技术难题,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产的红外
测距系统开始问世。为了能在未来不被技术封锁,我国开始了对更高一级的红外测距进行了研究。随着单片机的广
泛使用,是的国产品牌有了较大的提升,相比较于进口产品,也是有优势。随后的全国技术展览会上,南京第一电
子仪器厂的新型红外测距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直认为其使用成本低廉,精确度高,操作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可靠
性高,批准的大批量的生产使用。使得我国的红外测距技术得以更成熟的发展,甚至可以与国际技术水平相接轨。
目前来看,红外感应技术有了更多的变化,红外光电子物理,双波探测等等新兴技术。
一.热型红外传感器
红外线的辐射作用是热型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当红外线开始进行辐射时,传感器会因为辐射的原因导致摄
氏度的变化,其精度较低,运行速度慢,所以使用率不如光电型红外传感器。其中,利用铁电体热释电效应的热释
电型红外传感器灵敏度高,可以广泛地用于民用领域。[2]
二.光电型红外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是由发送器,检测电路和接收器构成。在测量时,将发射器对准被测目标并且发射红外,持续的发
射,或者脉冲宽度。接收器由二极管,三极管。电池构成。一般来说,光电传感器是通过感应光信号的强度并且将
其转换成电信号,以此来实现控制和距离反馈。其主要特点就是精度高,反应快,灵敏度高,一般分成槽型光电传
感器,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反光板型光电传感器,扩散性反射型光电开关。
随着科技技术不断的发展,各个行业对红外测距系统的需要越来越多,例如:开采矿石,地质勘探,林地勘探
等等,全部都是以红外测距系统为主题的系统。但是红外测距的缺点也很明显,可探测的最小距离太小,不能满足
一些精度要求特别高的场合,如果想要更高的精度,还是需要超声波红外测距来实现,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红外
测距主要应用在汽车方面,汽车的倒车雷达测距系统就是以红外测距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近年来,汽车制造业迅速
的发展,人们购买东西的能力不断增加。人们兜里有钱了,自然,汽车的拥有率就不断的升高,这样,也随之产 生了一些安全问题,在拥挤的公路上,在狭窄的用车场上倒车时,司机 既要注意前面的车况,又要观察后面有没有
车,稍稍马虎了一点就容易发生汽车的碰撞事故,这对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3]
在车辆进行倒车时,车尾的红外测距系统的信号发射端会发出信号,当遇见障碍物,红外信号会返回被接收处
理并分析,感知与障碍物的距离并且通过LCD显示屏显示出来,当车尾达到设定的警戒值后,会发出报警声,以此提
醒车主保持安全距离。目前为主,我国的倒车雷达产业技术已趋向于成熟,但是相比较于国外的公司,仍有许多的
不足之处,比如探测角度不够,探测的稳定性低,芯片的型号过低,所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1.4 文章结构
本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完成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的设计,下面将详细的介绍各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简单的
描述了单片机发展历史,本设计区别与其他的创新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走向。第二章是红外测距的工作原理和设计
方案。阐述了单片机红外测距系统的各种模块,例如红外模块,主控模块等。第三章是红外测距系统的硬件设计。
介绍红外测距系统单片机的型号参数,相关模块的功能,模块相对应的原理图。。第四章是红外测距的软件设计。
详细描述了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的软件设计,第五章是系统的软硬件调试和实物。对设计出来的系统实物进行调
试,并进行实际测量,检查整个系统。第六章是结论,对设计出的红外测距系统做了技术总结,将不完善的地方完
善,并对系统的使用和要求作出具体说明。
1.5 研究内容
该论文是以红外测距为背景,为了适用于各个场合的红外测距,距离了解,危险报警的功能,因此设计了一个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该系统的主要芯片是STC89C51RC,通过ADC0832转换器实现数据转换,最后LCD显示屏
将所获得并分析的信息显示出来,并且通过程序判断是否需要语音报警。
该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的未来和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在生活中能应用的行业和地位做出具体分析。详细
表达了该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方向和结构。
(2):阐述表明了单片机红外测距设计的主要模块,使用红外模块进行红外信号的发射与接收,使用A/D模块
进行进行信号的转换 ,再经过LCD显示屏显示所测得的距离,通过调试的程序判断是否需要报警。
(3):编写各个模块的驱动程序,画出模块的原理图,将测得的距离实时显示。
(4):对设计完成的系统检测,进行功能测试,判断设计的系统是否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2 红外测距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案
2.1 系统的需求
为实现红外测距和报警功能,不仅需要将红外测距测得的距离上传到A/D转换器去处理,还需要将获得的距离进
行程序分析判断是否需要语音报警,这样可以获得现场的反馈。由于该系统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工作,所以该
系统必须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廉。因此该系统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1)信号数据的采集:测距的测量时系统运行的关键核心步骤,因此对红外模块的要求十分严格,主要表现在
测量时需要稳定,对测量距离的精度高,功耗低等方面都需要去掌握。
(2):数据处理:将红外模块所测量得来的信号通过A/D转换器进行信号的转换,得到可以运行程序判定的信
号。
(3):信号判断:将A/D转换器所分析的信号带入调试的程序进行判定,判断是否达到报警的警戒值。并同时
LCD显示屏输出所测量的距离。
(4):语音报警:该功能通过ISD1802语音播报芯片实现,当系统程序判定测得的距离超过警戒值,语音模块
会进行报警。
2.2 红外测距系统的基本机构
该系统主要由红外测距传感器,A/D转换电路,STC89C51芯片,键盘接口电路,LCD显示电路,ISD语音播报系统
组成图2.1如下
其中主控模块是系统的核心,它将红外模块对障碍物的测量所反馈的距离信息进行处理。红外传感器是测量与
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的主要模块。由红外模块方式,红外线触碰到障碍物后将红外线返回红外模块。接着由传感器模
块将信号发送给主控模块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主控模块将信号转变成系统所需要的信信号。由系统判定该距离是否
需要报警并且将实际所测得的距离显示在LCD显示屏上。
图2.1 红外测距系统基本结构
2.2.1 主控模块的选择
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的设计与实现一个关键之处在于主控模块的选择。一般的主控模块是8位和16位,这两种主控
模块的使用范围较广,本设计使用的是一种低电压高性能CMOS八位微处理器,带4K字节FLSAH存储器的STC89C51单片
机。
2.2.2 显示模块的选择
本设计的显示模块采用的是LCD1602。显示屏可以将系统红外测量的距离显示在屏幕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
上很多种类的显示设备,很多例如:LED,显示数码管以及液晶显示屏等等。出于该设计的成本和显示需求选择了
LCD1602显示屏。
LCD1602显示屏可以在同一时间表达32个字符。并且使用成本十分低,且容易操作。可靠性高。适合大规模的使
用。并且LCD1602显示屏是数字式的。虽然管脚比较多,有16个,但在该设计中,数据命令选择端RS,读写选择端R
/W,使能信号端E是使用最频繁的。显示容量是16×2个字符,工作额定电流是2.0MA, 推荐的工作电压是5.0v,2.9
mm×4.3mm是LCD1602的字符尺寸。
2.2.3 红外传感器的选择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展起来的红外传感器件各类繁多,性能和应用场合也各有不同。但依据其工作原理,
主 要可以分为红外光子探测器、热探测器、红外焦平面三种。 红外光子探测器主要有光导、光伏、量子阱等结
构。热探测器。主要包括热敏电阻、温差电偶、电堆、热释电等种类。 红外焦平面。主要有InGaAs 阵列、HgcdTe
阵列、Rsi 阵列、Insb 阵列、GaAIAs/GaAs 阵列、Gesi/si 阵列、氧化钒阵列、 非晶硅阵列等。[4] 市场上主要
流行的两种传感器分别是:GP2Y0A21距离传感和GP2Y0A02YK 距离传感器,这两种距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
成都不一样。其成本,稳定性,精确度集成等情况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比较如表2.2所示。
表2.2芯片对比较
类别 GP2Y0A21 GP2Y0A02YK
距离 10-80cm不可调 20-150cm不可调
灵敏度 高 低
电路结构 简单 复杂
使用成本 低 相对较高
电路结构 简单 复杂
灵敏度 优秀 良好
3 红外测距系统的硬件设计
通过第二章对红外测距系统设计相关的需求分析。第三章将介绍所采取的元器件的型号和功能作用。本论文选
取的单片机是宏晶公司的STC89C51RC型号单片机,此款单片机不仅具有较高的性能,而且成本低,功能消耗少,可
以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语音播报功能采用的是万科生科技有限公司的ISD1802芯片,该芯片可清晰的还原人声。
STC89C51RC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对距离测量数据的处理,完成红外接收模块传来的数据,将采集到数据传输到LCD显
示模块和ISD语音播报,整体引脚定义如图3.1所显示。
图3.1 单片机原理图
3.1 A/D转换模块
A/D 转换电路。本研究选取 ADC0832 芯片,该芯片稳定性高且测量精度高,而且运行转换速度快,是其他的芯
片无法比拟的。单独的芯片的使用,使得ADC0832转换芯片数据处理,控制十分方便,简单易上手。通过数据输入,
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信道的功能选择。
A/D转换器就是将红外模块所测得的虚拟模拟量转化成数字线性信号的元器件。在现代科学领域当中现在A/D转
换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很多领域中需要很高的精度来减少检测的误差,这时候需要更多位数的AD转换器来
代替。但随之而来的弊端是A/D转换器的位数越高,则其成本就越高,所以高成本AD转换器很难得到推广和普及。
ADC0832是 8位分辨率 A/D 转换器,其最高分辨可达 256级,能够适应多数的模拟量转换要 求[10-12]。[6]A/D电
路连接图如图所示。
分辨率:
分辨率过高或分辨率过低会不满足系统所分析的要求。若是分辨度过高得到的精度很差。分辨过低,那么就接
收不到有效的信息,导致系统无法运行。
采样速率:
当我们系统需要数字信号时,ADC会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我们所需要的信号。其性能取决于ADC器件的型
号和其判断运行能力。采样速率和分辨率的关系是反比的。当采样速率上升时,分辨率会下降;当采样速率下降
时,分辨率会上升。
信噪比
A/D转换模块的新造比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无噪声信号和噪声信号的比值。AD模块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息息相
关,二者是成正比的函数关系。若分辨率增加,则ADC的信噪比也会增加,若分辨率减小则ADC的信噪比会降低。分
辨率的提高也会对AD模块产生一些影响,就会对AD转换模块的量化电平产生影响。若分辨率提高,则量化电平会变
小。ADC0832芯片特性如表3.3所示。
表3.3 A/D模块参数
分辨率 8位分辨率
转换形式 双通道A/D转换
兼容 输入输出电平与TTL/CMOS相兼容
功耗 一般功耗仅为15mw
工作频率 250赫兹
商用级温宽 0——70℃
工业级温宽 -40—85℃
3.2 红外传感器模块
设计采用的是GP2Y0A21是日本夏普公司推出的一款价格低廉,稳定性高,使用便捷,使用范围最广,最常用的
红外测距传感器。它不但体积小,而且测量的距离十分精准,效果非常好,适合用来做红外测距传感器的硬件。红
外传感器分为发射管和接收管。当程序开始运行时,发射管是开始发射红外线,这时红外线会接到被测量物体的表
面并反射,反射的会被接收管所接受。并将所测量到的数据信号发送给单片机模块,并根据数据信号来测量相对应
的距离。该传感器由位置敏感探测器(PSD)、红外发射二极管和信号处理电路等 3 部分组成,可以将目标的位置
信息转化成相应的模 拟信号输出。[7]GP2Y0A21红外测距传感器10-80cm,其电路连接图如图3.4所示,红外传感器
参数如表3.5所示。
图3.4 红外传感器结构图
表3.5红外传感器参数
测量射程范围 10-820cm
电源电压 4.5-5.5V
平均功耗
峰值功耗
更新频率周期
模拟输出噪声
33-40mA
约200Ma
25HZ/40ms
<200mA
3.3 LCD显示模块
字符型 LCD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14个引脚的,其可以实现背光功能,另一类是有16个引脚的,这类LCD
不可以实现14个引脚的功能。在试验中使 用16引脚的LCD1602液晶显示屏进行学习。[8]单片机P0至P7接口分别连接
D1-D7,单片机的P34接上EN,P35接上RS,接着单片机向LCD1602显示屏输送所获得的数据,向使用者表达测得的距
离。
3.7 LCD显示电路连接图、
3.4 STC89C51RC单片机叙述
从本质上来说,单片机也是微型计算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硬件和软件。单片机的设计首先要进行需求分
析,对系统设计成功后要具体实现的功能进行了解,然后跟着分析出来的需求进行设计。首先设计的是系统的硬件
结构,当硬件设计出来后,在其基础上进行软件设计。而进行硬件设计时,需要对单片机的种类,功能,参数有详
细的了解。单片机也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包括了随机存储器RAM,中断系统,定时器等功能,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所应用领域在不断的扩大,尤其是在智能仪表中,单片机的应用远多于其他芯片,有很大
的发展空间。之所以在智能仪器中引用单片机所带来的优势是其他芯片无法带来的。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结构简
单,易操作。而且单片机的价格十分低廉,可以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性价比。[9]本设计所采用
的单片机是STC89C51RC单片机是宏晶科技推出的新型单片机。其优点在抗干扰能力好。运行速度高功率,消耗低。
而且可接收的对象十分广泛,原先的8051单片机和其并不冲突。复位电路,时钟电路以及电源电路是构成单片机的
关键。复位电 路可以对系统进行复位设置,时钟电路可以用来发出脉冲值,用电 源电路来为系统供电。[10]
STC89C51单片机可以理解为8051单片机的性能增强版本,在编程方面,操作简单易懂,不需要专门的编程软件来编
写程序,可直接通过串口下载程序。电路连接图如图3.8所示。
图3.8 主控模块电路连接图
4 红外测距的软件设计
4.1 程序流程图
当系统运行时,红外系统会启动。当系统启动时,系统会对STC89C51RC单片机进行程序初始化,LCD显示模块也
会初始化。然后红外接收模块发出信号,当发射出去的信号接触到所测量的物体。被测量的物体会将红外线信号反
射回红外接收端。红外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电压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再经过A/D转换模块对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将电
压信号转换成可以让系统识别的数字信号,最后在显示屏将距离里显示出来。主流程图如图4.1所示。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软件的设计。是由主程序,延时函数和显示程序函数组成的。
程序运行第一步。先将LCD1602显示屏进行程序初始化,并且在显示屏上提醒操作者程序已经开始。其次,进入
延时程序,通过信号对障碍物的测量显示电压和距离。在通过AD转换将得到的电压值通过距离计算,得出距离值。
这时候显示屏会把测得和计算的电压与距离显示出来。
图4.1 程序流程图
程序的设计需要实验与时间的,积累不是一次就可以成功的。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需要先将ADC0832所采集
到数据写入单片机,接着进行多次的实际测量,根据将采集到的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相对应的函数关系,之后
单片机便可以根据信号强度完成自我测距,在通过红外模块对障碍物和距离进行测量,就可以显示出相对应的距离
值。接着就是设计主程序,我们设定最高警戒值和最低警戒值。当达到警戒值时ISD语音播报就会自动报警。这个过
程是通过主程序的距离计算函数得出来的。根据测量时所得的电压信号所转换的AD数字信号来进行函数计算,可以
得出相对应的距离。举个例子来说,用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测一个与墙壁50cm的距离, 然后将与墙壁50cm的距离
所对应的电压记录下来。以此类推,分别记录其他各个距离的电压, 在通过数据计算将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
来, 就变成了主程序的计算函数, 然后红外测距系统再次测距时就可以根据计算函数来得出相应的距离。
5 系统的软硬件调试和实物
5.1 硬件调试
在单片机红外测距系统中,STC8C51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是不容出现差错的模块。当我设计成功进行
实物检测,在这一过程中我遇到了些许的问题。主要是关于显示模块的,当我给系统接通电源时,,LCD并不显示数
据,于是我做出以下的措施。
(1).检查电源是否连接成功,当接上电源时,电源提示灯是显示的。
(2).检查编程程序,发现P1的输出过低。
(3)将P1的电平拉高,再次接上电源,LCD1602开始正常工作。
虽然在进行实物检测运行时,LCD1602显示屏出现了一些细微的问题。但是在调节之后,可以正常显示。其余的
硬件皆完好无损。接触良好,无不良问题。
5.2 软件调试
在硬件电路制作完成并调试可以成功运行之后,便将编写好的程序放入主控模块中试运行。红外测距仪的测距
范围是10cm-80cm,且上下误差5cm。这个误差范围较大,于是便又对计算函数进行了修改,再次将红外接收模块与
物体之间的距离产生的电平信号,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多次的数据测量,将每个距离所对应的电压信号
记录下来并重新计算,然后再将其编写进主程序,以达到最小误差。
5.3 硬件实物图
系统是以STC89C51RC单片机为核心的红外测距系统,通过红外测距模块采集到的电平信号,再将电平信号通过
ADC0832转换器转换成程序所需要的数字信号,再由STC89C51模块将所得到的数据发送到LCD显示屏,此时数字信号
再代入主程序中运行。由程序判断是否达到所设定的数值,若达到报警所需要的条件,则由ISSD0832芯片语音播
报。实物硬件如图5.1所示
图5.1红外测距硬件图
5.4 功能运行测试
LCD初始化成功后,将红外模块接收到的电平信号通过串口输送到ADC0832,通过程序函数计算出所测得的距离并显
示出来。硬件测试如图5.2所示。
图5.2 A/D模块实物图
实物底部有三个按键。从左往右以此分别是单片机红外测距系统最高值的增加按钮,按一下则会提高测距距离
报警值的最大值,其次是单片机红外测距系统的最高值减小键按钮。最后一个最低值增加按钮。ISD0832语音播报芯
片的红色按键是录制报警语音的按键。
为了检验单片机红外测距系统准确性,对其进行了多次的实际测量。是红外接收模块在不同的距离对参考物进
行红外测距。测试结果如表5.3所示。实验数据是红外测距系统在不同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对比。结果表明,系统测量
的数据与实际测量的数据相比较,检测误差较小。
表5.3 实验数据测量
实验次数 实际距离/cm 测量距离/cm 相对误差/ %
1 20 19.8 1.00
2 25 24.7 1.20
3 30 29.6 1.30
4 50 50.3 0.60
5 60 59.1 1.50
6 结论
对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在测量范围10-80cm内的实际测量发现其最大误差在0.9cm,可以表明这款红外测距系统还
是非常稳定的,精度也很高,重复性比较好。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去面对解决:
- 由于红外测距系统红外线是根据能量反射来反射光线给传感器,如果在进行具体测量时超过最大限度80cm,反射
回来的红外线不够集中,导致红外线能量过低,传感器无法采集,会对其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 对环境要求比较苛刻,要相对清洁的环境,如果空气中干扰物质太多也会导致红外线反射不够集中,影响系统程
序对距离的精准判断。 - 需要被测物体是光滑的,平整的,若被测物体是凹凸不平的平面或无法反射红外线也会影响测量的结果,从而产
生误差。
红外测距仪的种类比较单一,这里只理解两种。第一类用红外传感模块发出红外线,当红外线触碰障碍物并返
回时,系统程序会根据其中的时间差来计算与障碍物的距离;另一种就是根据红外线发射和反射回来的光的强度,
从而判断与物体之间所间隔的距离。由此可知,在红外传感器规定的范围内,清洁的环境和符合规定的物品的情况
下进行红外测距是十分精准的,可以达到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由于个人能力原因和器件的原因,该产品未能达
到最好的设计需求,但是测量结果还是十分精准,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因此还是成功的。同时这个设计也提
高了我对单片机的认知和理解。
作者:qq_1694456187